- 五周因果──華嚴五周因果
- ﹝出華嚴經疏﹞ 〔一、 所信因果〕, 謂華嚴第一會, 菩提場說, 如來依正果報法門, 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, 共六品。 前五品, 顯舍那依正果德; 後一品, 明佛本因, 令人信樂, 故名所信因果也。 (梵語菩提, 華言道。 謂如來成道說法之處, 故云菩提場。 六品者, 世主妙嚴品、 如來現相品、 普賢三昧品、 世界成就品、 華藏世界品、 遮那品也。 ) 〔二、 差別因果〕, 謂第二會, 普光明殿, 至第七會, 重會普光明殿。 說十信、 十住、 十行、 十回向、 十地、 等覺, 差別因果之法門。 自十二卷至四十八卷, 共二十九品。 前二十六品, 辯因; 後三品, 明果, 亦名生解因果, 故名差別因果也。 (普光明殿者, 其殿眾寶所成, 光明照映也。 十信者, 信心、 念心、 精進心、 慧心、 定心、 不退心、 護法心、 回向心、 戒心、 願心也。 十住者, 發心住、 治地住、 修行住、 生貴住、 方便具足住、 正心住、 不退住、 童真住、 法王子住、 灌頂住也。 十行者, 歡喜行、 饒益行、 無瞋恨行、 無盡行、 無癡亂行、 善現行、 無著行、 尊重行、 善法行、 真實行也。 十回向者, 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、 不壞回向、 等一切佛回向、 至一切處回向、 無盡功德藏回向、 隨順平等善根回向、 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、 真如相回向、 無縛解脫回向、 法界無量回向也。 十地者, 歡喜地、 離垢地、 發光地、 燄慧地、 難勝地、 現前地、 遠行地、 不動地、 善慧地、 法雲地也。 等覺者, 去後妙覺位猶有一等, 勝前諸位, 得稱覺也。 二十九品者, 如來名號品、 四聖諦品、 光明覺品、 菩薩問明品、 淨行品、 賢首品、 昇須彌山頂品、 須彌山頂偈讚品、 十住品、 梵行品、 初發心功德品、 明法品、 昇夜摩天宮品、 夜摩宮中偈讚品、 十行品、 十無盡藏品、 昇兜率天宮品、 兜率天宮偈讚品、 十回向品、 十地品、 十定品、 十通品、 十忍品、 阿僧祇品、 如來壽量品、 諸菩薩住處品、 佛不思議法品、 如來十身相海品、 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也。 ) 〔三、 平等因果〕, 謂第七重會普光明殿, 說平等因果。 自第四十九卷至第五十二卷, 共二品。 前普賢行品, 辯因該果海; 後如來出現品, 明果徹因源, 因果不二, 故名平等因果也。 〔四、 成行因果〕, 謂第八會重會普光明殿, 說成行因果, 離世間法。 自第五十三卷至第五十九卷, 共一品。 初明五位因, 後明八相果, 故名成行因果也。 (五位者, 十住、 十行、 十回向、 十地、 等覺也。 八相者, 降兜率、 托胎、 降生、 出家、 降魔、 成道、 說法、 入涅槃也。 ) 〔五、 證入因果〕, 謂第九會逝多林, 說證入法界妙門。 自第六十卷至第八十卷, 共一品。 初明佛果大用, 後顯菩薩起用修因, 謂因果二門, 俱時證入, 故名證入因果也。 (梵語逝多, 華言勝林。 菩薩, 梵語具云菩提薩埵, 華言覺有情。 )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